谢夭夭的归来,为这个家重新注入了熟悉的活力,也正式宣告假期临近。
小姑娘时间算得精准——或许存着某种别样的心思。周二离开,正好在周五晚上回来,完美衔接周末。
昨晚两人到家后,几乎没有任何过渡,便极其自然地回归了平日里相处的模式,仿佛那几日的分别只是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。
安顿下来后,谢夭夭立刻在沉寂了两天的小群里报了平安。她的回归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瞬间激起了涟漪,群里久违地热闹起来。
这几天谢夭夭在家没有登录qq,又不在夏禹身边,对于顾雪、柳熙然乃至前两天刚离开的唐清浅的近况,难免有些信息断层。
她先是给顾雪通了视频,屏幕那头的柳熙然也笑眯眯地探过头来,有她们两个活泼的在场,通话自然变得热闹非凡,欢声笑语几乎要溢出听筒。
犹豫片刻,谢夭夭还是给唐清浅拨去了视频电话。唐清浅接到视频时似乎有些意外,但两人还是就江城近况闲聊了几句,气氛倒也平和。
当然,这些发生在夏禹晚自习时的“外交活动”,他当时并不知情,是回家后谢夭夭才粗略提起的。夏禹见她没有细说的意思,加之自己这两天正全力准备月考,需要保持专注,便也没有深入追问。
他的想法很实际:下个周还得向班主任老陈请假前往京城,成绩单漂亮些,请假自然也更有底气。
虽说母亲叶玉玉会在背后支持,但夏禹始终认为,优先保证“学生”这一天职的圆满完成,是争取一切便利的前提。表现得好,后续无论做什么都更好说话。
思绪收拢,耳边是熟悉的下课铃声。夏禹低头,笔下是李华那封永无止境的“求助信”。他无奈地笑了笑,再次提笔,语重心长地继续他代笔的使命,在英语作文的方格间,第一千零一次地嘱咐那位远方的朋友:好好学习英语,少给朋友添麻烦。
严格意义上,自己写的还是个长难句,也许老师阅卷时会加分?
随着人流走出教室,他回到走廊收拾好堆放的书本,将书桌拉齐,安静地等待班主任老陈在讲台上完成例行的放学嘱咐。待老陈一声“放学”落地,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。
“夏禹,来办公室一趟。”老陈扶了扶眼镜,点名道。
夏禹点点头,对身旁的罗永强和韩璇示意他们先走,这才转身走向教师办公室。
“坐。”老陈指了指旁边的椅子,自己则低头翻看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通知,眉头微蹙,似乎在确认着什么。过了一会儿,他才抬起头,语气带着些许疑惑:“那个...夏禹,你什么时候申请的交换生项目?我怎么之前没听你提过?”
“嗯?交换生?”夏禹被问得一愣,脸上露出茫然,“陈老师,什么交换生?”
“喏,下午才送到我桌上的,”老陈将手中的纸张递过去,指关节在上面敲了敲,“上面白纸黑字写着,推荐你去京城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学习。但看这内容...重点还不是课堂学习,是什么‘课外实践与文化交流’?之前倒是没见过这种形式的通知...”
夏禹接过文件,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公章和措辞严谨的说明,心里立刻了然。这大抵是韩月梅的手笔。老人家的心思果然细腻周到,知道他频繁请假去京城难免惹人议论,也怕影响他的学业记录,便借鉴了之前安排柳熙然去京城的理由,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个更正式、更冠冕堂皇的“交换生”身份。
而且...他几乎可以肯定,谢夭夭今天大概率也收到了类似的通知,理由想必如出一辙。
但是不一定是韩月梅想的这么周到..大概率是..顾雪。
“不过我倒是打电话向教务处核实过了,”老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语气缓和下来,“这个通知是正经有效的,程序合规。下个周直接去对方学校报到就行。估计啊,又是京城那边为了响应什么新政策,搞出来的教学创新模式试点吧...”
他自顾自地给这件事下了个合理的推断。
“好的,陈老师,我明白了。”夏禹点点头,神色平静地将通知收好。
“夏禹啊,”老陈放下茶杯,语气变得语重心长,“学习可是不能落下的。从今年开年到现在,你请假的次数....可有些多了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锐利却又带着理解,“老师也清楚,之前请假情况特殊。但是,作为学生,首要任务还是学习,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其他的事情,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商量,明白吗?”
“我明白的,陈老师,谢谢您提醒。”夏禹态度端正地再次点头。他知道老陈这番话是出于班主任的职责和关心。
平心而论,开年这一个多月,他请假的频率确实有些夸张,老陈能压到现在才找他谈话,已经算是非常通融了。
“嗯,回去吧。”老陈见他态度诚恳,神色稍霁,最后补充了一句,“小夏,你的学习能力和悟性都很强,老师是看在眼里的。如果能更专注于学业,你的成绩绝对还能再上一个台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