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薇站在阳台上,目光追随着楼下那对挽臂散步的老夫妻。他们是小区里的老住户,每天这个时间都会准时出现,并肩而行,偶尔交谈一两句,大多数时候只是安静地走着,却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。
“真羡慕啊,”她喃喃自语,“不知道我们到了那个年纪,能不能也这样。”
这句话轻得像是在问自己,又像是在问身后正在书房工作的丈夫。但紧闭的房门后面没有任何回应,只有键盘敲击声隐约传来。
林薇叹了口气,转身回到厨房继续准备晚饭。切菜的手突然停了下来,她盯着砧板上的青椒,眼神渐渐恍惚。
十年前,也是这样一个傍晚,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婚姻里不只有两个人。
那时她和陈浩刚结婚半年,还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。那天是她的生日,陈浩早早答应带她去新开的意大利餐厅。林薇精心打扮,提前半小时就准备好了。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出门时,电话响了。
“浩子,咱家水管爆了,客厅都是水!你快过来看看!”婆婆焦急的声音从听筒里漏出来,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。
陈浩甚至没有片刻犹豫:“妈您别急,我马上到。”
他抱歉地看了林薇一眼,抓起车钥匙就往外走。林薇拉住他:“能不能先叫个水管工?今天是我的生日...”
“薇薇,理解一下,爸妈年纪大了,处理不了这种急事。”陈浩轻轻挣脱她的手,“我尽快回来,咱们再去吃饭,好吗?”
结果那天陈浩直到午夜才回来,浑身湿透,精疲力尽。林薇一个人坐在黑暗的客厅里,蛋糕上的蜡烛早已燃尽。
“对不起,情况比想象的复杂,爸妈吓坏了...”陈浩解释着,但林薇已经不想听了。
这不是第一次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
从装修选材到亲戚送礼,从家庭投资到节假日安排,公婆的意见总是优先于她的想法。陈浩的口头禅是:“他们是我爸妈,养我不容易,就听他们的吧。”
每当林薇尝试表达不满,陈浩就会露出那种疲惫又无奈的表情:“薇薇,别让我为难。”
久而久之,她学会了沉默。
“啪”的一声,菜刀落在砧板上,把林薇从回忆中惊醒。她摇摇头,继续切菜。
晚饭时,陈浩匆匆扒了几口饭,就又回到书房处理工作。林薇默默收拾碗筷,手机屏幕忽然亮起,是闺蜜周婷发来的消息。
“在吗?快看我发你的链接,气死我了!”
下面是一个论坛帖子的链接。林薇点开,标题是“有没有感觉公婆去世后,夫妻关系反而更好了?”她皱了皱眉,继续往下翻。
主楼写道:“公公三个月前去世了,婆婆去年就走了。说实话,这半年是我结婚十五年来最轻松的日子。老公终于把全部心思放在我们的小家上,不再事事以父母为先。昨晚他甚至主动计划起我们俩的旅行,这是从未有过的。突然觉得,公婆都死了,老公才真正和我一条心。”
林薇的心猛地一沉。这种话怎么能说得如此直白而残忍?她继续翻看评论区,却更加震惊。
“深有同感!婆婆去世后,我和老公吵架都少了。”
“我家也是,公公走后,老公才真正把我放在第一位。”
“原来不止我这么想,每次婆婆生病,老公就完全顾不上我和孩子。”
“毕竟血缘关系割不断,只有他父母都不在了,他才会全心全意对你好。”
一条条评论像冰锥一样刺入林薇的眼睛。她颤抖着手指回复:“说这种话不觉得过分吗?谁没有父母?你们自己也会老,也会做公婆,到时候儿媳妇这么说你们,心里什么感受?”
发送后,她放下手机,胸口堵得难受。水龙头哗哗地流着,她机械地刷洗碗筷,思绪却飘得很远。
她想起自己的母亲。三年前父亲突发心脏病,是女婿陈浩连夜开车赶去,联系医院,垫付手术费,忙前忙后整整一周。如果当时陈浩也抱着“那是你爸妈,不关我事”的态度,她该多么心寒?
将心比心,她怎么能否认公婆在陈浩心中的位置?
可是...那些评论里的女人,难道天生就如此冷血吗?还是日积月累的失望,让她们变得尖刻?
林薇甩甩头,试图摆脱这些令人不安的想法。
周末,按惯例是该去公婆家吃饭的日子。陈浩一早就开始准备,挑了两瓶父亲爱喝的酒,又拿出林薇上周特意买的围巾——婆婆最近抱怨脖子受凉,这礼物正好。
“快点,妈说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狮子头。”陈浩催促着正在换衣服的林薇。
她“嗯”了一声,手指在纽扣间停顿了一下。那条论坛帖子像根刺,扎在心头。
路上,陈浩兴致勃勃地讲着公司里的趣事,林薇却心不在焉。她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,突然问道:“如果有一天,我爸妈和你爸妈同时需要帮助,而你只能帮一边,你会怎么选?”
陈浩愣了一下,随即笑道:“怎么问这种假设性问题?”
“就是想知道。”
他沉默片刻,方向盘上的手指轻轻敲打:“看具体情况吧,谁更需要就帮谁。”
典型的避重就轻。林薇不再追问,她知道这就是答案。
公婆家一如既往的热闹。大姑姐一家也来了,几个孩子在客厅里跑来跑去,婆婆和大姑姐在厨房忙碌,公公和陈浩坐在沙发上讨论最近的股市行情。